【內觀第一步~學習靜心】
因為高雄知名面膜老闆跟他的觀眾分享他去六龜內觀十天,導致好多人好奇的來問我桃園有沒有哪裡可以進行內觀?
「溫叨」(just kidding ,不要跟我報名)
.
其實每個人的家,就是療癒心靈最好的場所。因為你的心,會告訴你,一個家怎樣子是最舒服的,只是一間房子會隨著居住時間越久,堆積的東西越多,所以要定期清理它,如果一時清理不了,就在家裡找個你覺得最舒適的地方做靜心這件事。
.
我看很多人在網路分享,高雄六龜的內觀中心執行的非常嚴格,去到那要關在裡面十天,手機會被沒收,每天有固定的起床跟就寢時間,不能跟身邊的人說話,連眼神交流都不行,有一定的打坐時間等等規矩。那自己在家做靜心自由度高很多,必須有高度自律性才會比較容易達成,所以你的人生可能要痛苦(蛤!?)到一定的境界你才會想試試
.
剛開始我在靜坐的時候,老白看到都覺得很好笑,他會跑過來抱我逗我搔我癢,可是我跟他說,我不能一直被自己的情緒卡住,我不想讓自己常常處於很低潮的感覺,所以我想試試看。經過幾個月的時間,我的人生整個豁然開朗,一點點小事就能讓自己感到很開心。我昨晚睡前跟老白說「要不要跟我一起靜心?」他回我「靜你的頭啦,我睡覺都來不及了。」
就這樣平靜結束話題。
.
以前如果沒有內觀,我一定會在心裡浮現跟他不交心的念頭,他怎麼都不懂我,為什麼夫妻不能同心巴拉巴拉一大堆,但我現在知道是因為他還不需要,未來他會不會需要我不知道,至少我學會了,等他需要的時候再說。
.
.
---------
以下是我自己靜心的心得,可能不完全正確,參考就好。
不要把靜心想得艱深困難,也不用空出大量時間才能靜心,隨時隨地都能做,而且一旦會了,將一輩子受用,所以我才想慢慢教恩恩小羽.....
.
靜心不侷限時間,一開始就算只有五分鐘十分鐘也沒關係,把手機關掉,不然就是關靜音拿離自己遠一點,不要被打擾,找個你覺得舒適的位置坐下,閉上雙眼,放鬆全身,把專注力擺在你的鼻息,比如說,你集中在鼻頭、人中這裡,吸氣的時候,清楚的覺察空氣從鼻孔、人中這裡進去;呼氣的時候清楚地覺察空氣經過鼻孔、人中這樣的一個點,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點上面,不是用眼睛去看,而是用心去感受呼吸的進跟出。
.
觀察自己呼吸的韻律,剛開始一定會有很多聲音在腦袋裡竄來竄去(ex:等下要幹嘛? 我還有什麼事沒做?我要煮什麼給小孩吃?)這些都是正常的,因為平時我們用太多大腦了😂 不要責怪自己,只要在心裡溫柔的告訴自己把專注力擺回鼻息之間,慢慢練習專注,就算不小心睡著也沒關係,我一開始睡著好幾次🤣
.
你們可以觀察看看,當你改變心念的時候,呼吸的韻律會不一樣;相反的,如果你改變呼吸,你的意念也會立刻被改變,呼吸方式跟我們的情感和心態有本質上的連結。
.
所以當你生氣的時候,呼吸會變得混亂、沒有規律,內心的平靜也會不見,下次如果覺察到自己情緒上來的時候,記得放鬆讓自己的呼吸保持規律,突然間你會發現憤怒不見了(一開始被小孩氣到忘記這麼做也沒關係,只能慢慢練習) 因為憤怒沒辦法同時跟規律的呼吸共存在你的體內,這是人體很微妙的變化。
.
我發現不只是憤怒,當我們陷入煩惱或痛苦的時候也有用,記得不要一直用腦袋去想,越想只會越痛苦,暫時先放下這些糾結的思緒,閉上眼,把專注力擺在你的鼻息,觀察自己呼吸的韻律,漸漸的就會進入內在的寧靜,每天練習它,就可以有意識地控制呼吸來抑制情緒的波動,持續練習讓這件事進入到你的潛意識裡,成為生活的一部份。
.
剛開始練習靜心你可能感受不到生活有什麼變化,可是慢慢的,你會發現自己的心念變得平靜很多,可以客觀地觀察自己的感受,不再那麼容易冒出各式各樣的情緒,可以清楚的把感受和情緒分開,變得容易控制自己的心和行為。
.
我自己覺得蠻神奇的就上網查查到底是什麼原因,下面這段話是我查到的「因為日常生活中,大腦腦波在清醒的β波狀態,我們的注意力會一直受到外在人事物的影響,能量容易處在一種多功、分散的耗損狀態,但是當我們進入靜心狀態,腦波開始從β波轉為α波(甚至θ波),這時不僅會啟動身體的自我療癒機制,也會進入身心靈的修復、整頓期。」
.
我發現真的可以透過這樣小小的練習,讓情緒不好的當下能抓住並控制自己,即便你意識到了這些情緒,接下來還要懂得進一步去扭轉這個情緒(先把靜心練好,就能進一步明白這其中的奧妙)因為情緒是我們內在真實的反饋,每一種情緒的發生,都是提醒著你的內心深處有需要療癒的傷,這些傷可能大部分都源自於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@@"
.
所以在我做完靜心後,會拿筆寫下自己的低潮狀況,哪些事件一直被放在心上,哪個傷痛我跟自己過不去,哪些情緒總是操弄我的選擇,反覆對照自己過往的生活經驗,因為靜心會讓你的心緒很平靜,漸漸的就能跟自己和解,做到真正放下了(每個人執著的點不同,可能要自己嘗試才能了解)
---------
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兩件事:關你屁事跟關我屁事!(好的,在腦中釐清後再來做進一步的分析)
#我不能控制
別人的行為
別人的想法
別人的感受
別人的選擇
努力後的結果
外在的意外
天氣好壞
#我能控制
自己的想法
自己的行為
自己的生活
自己的應對
.
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痛苦,是因為生命中有太多無法自己控制的事情,越想去控制,反而讓自己被控制,除了讓自己沉溺於不必要的痛苦,又無力改變現況(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😅)
.
希望大家可以明白,我們永遠不可能去改變任何一個人,也不可能改變這個世界,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,內觀修行不是人生跟工作從此一帆風順,不是不會跟另一半吵架,也不是不會罵小孩,而是你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事........除了這條路、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性?什麼想法都好,沒有絕對的好跟壞,把步調慢下來讓自己有時間空間思考 ,好好的跟自己的心對話或是好好的跟身邊的人說話。當一個人能覺察到自己有哪些情緒跟身體感受的時候,你就能開始調節你的情緒,而不是被情緒牽著走。
.
真正自由的生命不是沒有情緒
而是擁有不被情緒控制的覺知力
#練習靜心看看吧
.
--------------
這不是傳教也不是宗教,什麼都不是,如果你覺得我好誇張,為何想練這個?又或許你看了無感,很好,代表你還不需要,練這個需要機緣XD。如果等到哪天你覺得內心很痛苦,腦中浮現我寫下的這些,那就夠了!那正是我想傳達給大家的.....